微信小程序可以應用到哪些場景?
作者:全棧生姜頭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871887/answer/123337790來源:知乎
寫在最前
微信小程序開放內測已將近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內小程序在互聯網創業圈,產品圈,技術圈,運營圈都刮起一陣不小的颶風。
作為一名一直工作在互聯網和微信生態一線的創業者、產品經理、程序員,生姜頭在這個月內通過公眾號(請搜索:全棧生姜頭)也分享表達了一些和小程序有關的觀點,其中包括產品的,技術的,一些猜想,一些吐槽。
寫文章是對思維較好的整理,確實是這樣的,這一個月的思考,分享,讓我整理出一套微信小程序應用場景、產品分析的方法論,利用這套方法,可以評估哪些商業模式,哪些場景適合用小程序;也可以判斷已有的APP、公眾號是否需要開發小程序版本。愛迪生實驗室(請搜索公眾號:愛迪生商業實驗室,我沒收廣告費的)的于宙說過:“起一個好的名字相當于事情成功了一半”,他的TTPPRC模型讓我獲益良多(TTPPRC這個名字也是相當醉人)。于是我決定效仿。
我起了個非常感人的名字:左右差別法。
小程序的特性
來一個官方對小程序的定義:
根據張小龍這段文字,提煉幾個關鍵詞:
觸手可及。隨時隨地掃一掃,或者通過主動搜索打開。
用完即走。沒有主動騷擾,不希望過度黏住用戶。
無需安裝卸載。不占空間,不費流量,不留垃圾。
字面上拆解一下小程序:
小:
1024KB的程序包容量
擁有內測資格的開發者知道,小程序包提交時官方會限制文件尺寸,一個小程序比較大只允許1M。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要實現“觸手可及”就不能太大,設想在沒有wifi的環境下載一個45M的APP是什么體驗?
10M的本地存儲限制
從目前的官方文檔上看,開發小程序有一些約束,如本地存儲不能超過10M;不能請求超過5個request;頁面跳轉不能超過5層;等等。這也意味著官方不希望小程序做太復雜太重的事。
程序:
C/S架構而非B/S
在小程序發布之前,盡管坊間一直傳聞應用號(小程序)會延續公眾號的H5+CSS3+JS的B/S架構,但實際上讓不少人感覺意料之外。小程序是C/S架構,盡管開發語言、開發模式與前端H5開發非常相似,但它不允許DOM操作,不支持動態渲染,它本質上更像一個APP。
本地安裝
盡管張小龍說小程序“不需要安裝卸載”,但小程序是需要安裝的,它只是讓你察覺不到它在安裝而已。
斷網也能用
像一般的“程序”一樣,小程序可以使用操作系統的硬件能力(磁盤存儲,攝像頭,GPS,陀螺儀等),同時小程序可以不依賴網絡,這讓小程序在一些無網或網絡不佳的場景下有更多想象空間。
小程序的左右對比
小程序是新事物,它對標的舊事物是APP(安卓+IOS)和微信公眾號(服務號、企業號)。左右對比的意思就是建立一個思維表格模型,將小程序放在中間,左側是APP,右側是公眾號,將這三種事物的基本屬性和特性拆開逐一比較。
小程序基礎屬性左右對比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獨立APP比較大的優勢就是在功能實現和操作體驗上,從需求實現的角度看,獨立APP可以說是無所不能;獨立APP明顯的劣勢是成本高(開發成本、獲客成本、傳播成本);微信公眾號成本低,但劣勢是體驗差,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這也符合大眾一直以來的理解:APP雖好但貴;公眾號便宜但很多事情做不好。
上面表格對比看出,小程序沒有明顯的劣勢(無法做大型圖形處理),而成本優勢又十分明顯。
將基礎屬性進行轉化再加工,進一步簡化左右對比表:
k
通過以上表格對比,我們可以下個定義:小程序并非無所不能,但是在它能做的需求范圍內它可以用低成本實現好效果(花小錢辦大事)。
那些是小程序的需求范圍?或者說小程序做不了哪些事?
一個游戲
刀塔傳奇、天天酷跑、消消樂,等等。圖形處理能力是小程序的劣勢,小程序只能做做小游戲(做個貪吃蛇還是可以的)。
一個系統工具
迅雷,美圖秀秀,騰訊地圖,百度云盤,等等。系統工具需要原生操作系統接口、硬件接口的支持,這方面小程序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一個社交工具
陌陌、微博。先不考慮功能是否可以實現,在騰訊生態下做社交肯定是找shi。
一個OA、ERP、CRM
在企業管理軟件領域,OA、ERP、CRM這些都是“大”的代名詞,這很小程序的“小”是沖突的。小程序可以做OA中的某一個場景化的流程(例如打卡簽到),但無法將一整個完整的企業管理應用搬進小程序。
如何運用左右差別法
前面描敘了那么多小程序的左右對照,其實左右差別法的核心就是在于小程序與小程序、APP的對比,再套入實際場景去判斷已有的產品是否需要遷移到小程序上。下面運用一下這個方法,分析一些案例,看看哪些APP和公眾號適合遷移到小程序。
行業案例大綱:
衣:易裁縫
產品形態:APP(主)
簡介:預約裁縫設計師上門量身,為你私人定制西服西裝襯衫等服裝,無需出門就可買到合身又彰顯個性品味的男裝。
分析:作為一家提供本地服務的公司,主要資源應當投入在生產以及線下服務,采用小程序開發主產品可以降低開發成本;另外,線下門店二維碼推廣也是其主要推廣模式,使用小程序可以降低獲客成本。APP+低成本開發+更小尺寸=微信小程序。
食:美味不用等
產品形態:微信服務號(主)+APP(副)
簡介:美味不用等是互聯網餐廳SaaS服務及運營平臺,通過 “排隊等位、餐位預訂、餐廳點菜、移動支付、會員管理”等服務為商戶提供定制化的互聯網餐廳整體解決方案(TS)。
分析:通過線下餐飲門店拿號等位的剛需作為切入,獲取流量,進而為門店提供管理、營銷的整體解決方案。APP+低成本開發+更小尺寸=微信小程序。
住:鉑濤會
產品形態:微信服務號(主)+APP(副)
簡介:鉑濤旅行是鉑濤集團旗下酒店的官方預訂平臺,集成酒店預訂、周邊攻略、目的地游記等核心功能。
分析:酒店行業的領導者,強大的線下資源。現有公眾號和APP產品,主要用于營銷以及線下產品的相關服務。可以在小程序上實現一些與線下資源搭配的創新短流程場景,例如:房間掃碼開鎖。APP+低頻使用場景+更小尺寸=微信小程序;公眾號+硬件搭配場景=微信小程序。
行:摩拜單車
產品形態:APP
簡介:摩拜單車,英文名mobike,是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互聯網短途出行解決方案,是無樁借還車模式的智能硬件。
分析:最近在北上廣紅得發燙的摩拜單車是迄今為止我見過的最適合小程序的案例,摩拜單車的一個經典獲客場景是:用戶在街上散步,看到一輛摩拜單車,很好奇,看說明知道掃一掃解鎖就可以騎走;但是,需要下載數十M的APP,由于心疼流量,于是放棄了;在無WIFI環境下,假如只需要1M的流量,那用戶會果斷掃碼騎走。APP+小尺寸=微信小程序。摩拜單車“觸手可騎”的理念和小程序“觸手可得”的理念不謀而合,堪稱絕配。
企業管理:企微
產品形態:微信企業號
簡介:無需安裝APP,在微信上就能移動辦公的平臺。
分析:企微是微信企業號第三方的一個標桿,它提供了許多企業管理的辦公套件,如:簽到打卡、報銷審批、請假審批,等等。其實企業管理中還有一些更重的更特殊的場景,例如:外勤簽到遇到無網絡的情況(例如一些工程巡檢是需要到山上等邊遠地區的);高頻、高重復操作的體驗和優化。微信企業號+更多功能適配+更高用戶體驗=微信小程序。微信企業號+微信小程序打通之后相互搭配或許是企業移動辦公管理軟件的好模式。
企業營銷:紛享銷客
產品形態:APP
簡介:企業一站式工作平臺,創新型顛覆OA、CRM等傳統辦公軟件。
分析:紛享銷客APP尺寸有48M,是個大型APP;打開APP可以發現它是一個十分完善的移動CRM軟件,它可以管理企業內部員工,還可以管理上下游的客戶、合作伙伴。對于一些低頻用戶的低頻操作(例如一個上游供應商),為了一個一個月才打開一次的功能而去安裝一個大型APP,這有點“重”;可以將這類提供給低粘度用戶的低頻操作做到小程序中,讓小程序作為主APP的一個輔助,提供給低活躍度用戶使用。APP+低頻操作+低成本獲客=微信小程序。
還有哪些產品和商業模式適合用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非常適合做MVP(最小可實現產品),可以以低到成本,最快速度驗證商業模式。大家不妨從市面上的APP、公眾號上找找靈感,思考一下哪些商業模式適合用小程序來驗證,說不定因此找到自己的創業方向。
生姜頭嘗試過從《我是獨角獸》(我挺喜歡的一檔節目,前端時間非常紅的神奇百貨17歲創業者小姑娘就是從這個節目火起來的)和《微信力量》(微信公眾平臺的案例集)中去找案例,用左右比較的方法分析這些案例是不是能做小程序,挺好玩的,各位不妨試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