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好友清內存?微信正確清內存的方法
微信刪好友真的能清內存?這簡直就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近期,你的微信是不是總會收到類似消息:清理一下吧,不用回。這只是群發消息,為了驗證你是否將對方拉黑的消息。如果拉黑,對方為了清內存而將你同意拉黑。但是,好友真的能清內存?感到懷疑的朋友們可以來看看本文提供的微信正確清內存的方法。
或許你打開微信,會收到許多好友的消息:
“呵呵,是在高冷什么?”
“要你教?我就不!”
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微信好友里總有這樣一群人,隔三差五就要“日常清粉”每當收到類似的消息時,小編都是嗤之以鼻的!不過很疑惑,這到底著了什么魔?
當我看到這個的時候真是哭笑不得。
↓↓↓↓
友誼的小船真是說翻就翻!刪除好友可以節省微信空間??這簡直是胡!說!八!道!
小編現在告訴你!把微信好友全刪掉也不會給節省空間的天天刪人,我看你還不如卸載微信!老這么折騰,誰還愿意跟你做好友?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的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并通過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謠言不光有很強的傳播性,而且還有很悠久的歷史。在西漢時期,成語“三人成虎”就形容了謠言的傳播方式。如今人們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社會,發達的網絡社交環境給謠言創造了更加肥沃的生存環境。一則謠言從誕生到被人熟知,往往只需要幾天時間。另外,還有一部分謠言幾乎就像寒暑假里的《還珠格格》、《西游記》,每年都會翻新重來,比如上面提到的iPhone7謠言、馬化騰又過生日了、馬云又抵制日貨了、那誰的準考證又丟了等等。
可能很多網友會納悶,有些東西內容很簡陋,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現破綻百出,甚至已經連續幾年都在不斷重復出現,怎么還會被大量轉發?其實謠言盛行有很多原因,用“中國腦殘千千萬”體來概括也不明智。且不說這些轉發謠言的人中不乏久經沙場、閱歷豐富的人生贏家,相信在座朋友的長輩之中,也有不少人曾掉進謠言的坑。因此,在分析之前,我們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謠言傳播鏈上的每一個人。
如果謠言看多了,你會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內容簡單直白,情緒化嚴重。這類內容普通人閱讀理解起來幾乎沒有難度(可以參考本文開頭的例子),而且很容易帶動讀者氣氛。另外,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關注科技行業的事的,比如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iPhone7現在有沒有發布,當人們進入社會后,視野多集中在自己工作、生活的領域,對于視野之外的事物,往往會過于依賴自身的情感判斷,如果這一點被人抓住并加以利用,帶節奏幾乎是So Easy。
多數謠言還會貼近生活,比如上文提到的中暑的人不能同時吃西瓜和桃子,手機、WiFi輻射致癌,還有去年盛傳的火腿致癌等等,這些謠言只要稍作加工,幾乎可以蒙混過多數人的眼睛。偏偏這類謠言還貼近生活,很多人本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轉發提醒。其實心是好心,但辦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事。
還有一點就是上文提到過的“三人成虎”,朋友圈的叫法其實比較形象,因為這就是個熟人的圈子。在這個圈子里,如果一個人說某件事你可能還不信,那么兩個人、三個人都再說呢?恰巧這件事你又不是十分熟悉,恐怕很容易就跟隨“主流”意識形態,而不是選擇去深究原因,畢竟大家都忙于生活,隨手轉發的事,為什么還要動腦子呢?說到這你別笑,其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習慣動腦子,不是嗎?
上了年紀的網友,前幾年喜歡通過電視、報紙、電臺等方式來接收外界消息,這些渠道的信息審核門檻高,報道嚴謹,真實度自然也高。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互聯網高速發展,信息爆炸的時代,自媒體盛行,內容良莠不齊。觸網不久的中老年用戶也許能輕易看透人心,卻難以搞明白什么是自媒體、什么是公眾號,當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眼球時,這部分網民已經很難通過學習去搞明白其中的真假了。
刪好友清內存,網絡謠言為啥能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整個互聯網的風氣都比較浮躁,娛樂化嚴重,大家喜歡跟風,這些都是暫時難以避免的,短時間內無法改善的。
當然,謠言終究是謠言,最終還是要被破除,歸于塵埃。不過,我們的科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微信清內存的正確方法如下:1、新發起一個群聊,把目標好友拉進群聊,當提示你某人無法加入時,他肯定就是把你刪啦!
找到把你刪除的好友后,再默默地退出群就可以啦!
2、當然你也可以一個一個給好友發消息,顯示讓你加好友的話就是刪了;顯示拒收,就是你被拉黑了。
最后再教大家一招清理內存的方法
設置--通用--清理儲存空間--查看微信儲存空間--選擇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