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解決Windows防火墻配置問題
隨著防火墻技術的成熟和發展,防火墻已成為阻擋黑客攻擊銀行計算機網絡的城墻。在計算機網絡上安裝防火墻,建立更加堅實的安全體系結構是銀行業安全的重要事件。 一 銀行對防火墻的要求 用于銀行計算機網絡的防火墻產品,根據使用位置不同,性能、功能、防護強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鑒于銀行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需求,防火墻產品至少應能滿足以下要求。 1. 功能要求 具有訪問控制功能,包括對Http、FTP、SMTP、Telnet、NNTP等服務類型的訪問控制,可以通過制定策略來進行訪問控制,確保只允許符合網絡安全策略的訪問和服務才能進出銀行內聯網。具有抗攻擊性,包括對防火墻本身和受保護網段的攻擊抵抗能力,能有效防止拒絕服務攻擊,保證銀行計算機網絡上運行信息的可用性、可靠性,能夠識別一些常用的攻擊手段如端口掃描等。支持地址轉換功能,不僅要支持靜態地址轉換、動態地址轉換還要支持IP地址與TCP/UDP端口的轉換,能夠屏蔽被保護網絡的細節。支持DMZ的連接方式,可以按照需要設置DMZ分區,防止IP地址欺騙。防火墻要適合銀行的網絡接入模式、接口規范要求。防火墻要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不應降低銀行計算機網絡現有的可靠性。支持透明接入和透明連接,不影響原有網絡設計和配置。 2. 性能要求 防火墻要適合銀行計算機網絡的網絡帶寬、性能指標等要求,不能成為網絡瓶頸,或明顯影響網絡工作效率;要求時延小、時延抖動小;吞吐量滿足網絡帶寬需求;包轉發率達到網絡要求;并發連接數不應限制系統的正常使用。 3. 其他要求 支持本地和遠程集中管理兩種管理方式功能,以便于網絡管理員對網絡的管理;審計日志功能,按事先規定的方式進行記錄,支持對日志的統計分析,提供多種統計分析手段;實時告警功能,對防火墻本身或受保護網段的非法攻擊支持多種告警方式(如聲光告警、Email告警、日志告警等);用戶管理界面簡單友好等。 防火墻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有些功能能增強網絡的安全性,但卻以網絡的性能為代價;有些功能能增加網絡的易用性,但卻以網絡的安全性為代價。防火墻必須按實際應用合理配置,然后在安全、易用、性能等各個方面進行平衡。不正確的配置會導致安全漏洞,而過于嚴格的配置則會導致用戶使用不便。
使用U盤、移動硬盤加密工具加密文件夾后,我用文件嗅探器工具也看不到加密后真實的文件,當用金山毒霸掃描發現,好像這些文件被隱藏保存在/Thumbs.dn/7./中(其中那個7.中的7有時是其他的數字),但是我直接這樣還是不能進入,所以我就特意對這款加密工具研究了一下,下面說下我的一點心得。 我們先在D盤新建個文件夾如lskr,即地址為D:/lskr,在里面隨便放些文件,我放了大小分別為168KB和681KB的exe文件lskr1.exe和lskr2.exe,再將U盤加密工具綠色版(文件名為addpass.exe)放進去,運行這個addpass.exe,用密碼為123456加密后,前面兩個文件消失,只剩下addpass.exe這一個文件。 我們在“我的電腦-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中勾選“顯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夾,又把“隱藏受保護的操作系統文件(推薦)前的勾去掉,勾上“顯示系統文件夾的內容,這時顯示出另兩個隱藏文件Thumbs.dn和desktop.ini,在desktop.ini中的內容是:[.ShellClassInfo]InfoTip=文件夾 IconIndex=2 IconFile=addpass.exe ConfirmFileOp=1 看了下對我們好像沒用,不用管它,再看Thumbs.dn的大小有850KB,和那兩個文件的總大小差不多,不用懷疑,那兩個文件一定是隱藏在里面的,直接雙擊進入Thumbs.dn,發現里面有個“添加打印機和“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并未發現我們尋找的文件,那兩個文件跑哪去了呢? 我們在開始-運行-輸入cmd,確定后進入MS-Dos,輸入“cd/回車進入C:,輸入“D:回車進入D:,輸入“cd d:/lskr/Thumbs.dn進入Thumbs.dn,再輸入“dir /a,這時候我們發現里面有幾個文件:117789687,117789687LIST.men,1.mem,2.mem和desktop.ini,我們發現1.mem,2.mem的大小與最先放進去的那兩個文件剛好差不多,所以他們應該是加密后的自定義格式文件,我們直接將它們拷貝出來看,使用命令“copy 1.mem D:/和“copy 2.mem D:/將這兩個文件復制到D盤,再將它們的后綴由.mem改為.exe,這時我們驚奇的發現它們都恢復成本來的模樣,跟放進去時的文件除文件名外都相同,看來這種所謂的U盤加密只是簡單的改下后綴名,然后再隱藏一下而已。 但是雖然我們能找到加密過后的文件,下一步我們能不能破解那個加密的密碼呢?我們發現還有個文件117789687LIST.men,而這個文件很可能就是用來保存密碼的,使用命令“copy 117789687LIST.men D:/和“start 117789687LIST.men,都提示系統找不到指定的文件,這時我們使用“attrib 117789687LIST.mem -s -h -r,刪除文件的shr屬性,再使用命令“start 117789687LIST.mem,用文本文檔打開,發現里面是一長串的字符,原以為這就是密碼經過加密過后的代碼,后來我又換了個密碼重新加密,發現里面代碼的內容沒有改變,但當我把需要加密的文件增多或減少時,里面的內容隨之變化。 于是我猜想這應該是存儲加密文件的文件名等信息的,我又看了另外個文件desktop.ini,里面內容為[.ShellClassInfo] CLSID=,還有個文件117789687,內容為343636303032,當加密密碼改變時,這個代碼也隨之改變,如密碼換成123時,這個代碼變成343636,所以我判斷這個才是真正的密碼存儲文件,但是它使用的是什么加密方式,我就無從得知了。 但我們可以使用替換法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忘記加密時的密碼或查看別人的加密文件時,就可以將我們知道密碼的加密代碼來替換這段代碼,于是就可用我們已知的密碼解密那個加密文件夾了,例如我們可以將上面的代碼343636303032替換其他加密文件的代碼后,這時解密密碼就變成123456。 這樣,我們的破解就告一段落,看來,這種加密根本就不是用加密算法對文件數據加密,而只是簡單的將文件信息改個后綴名隱藏起來,使一般人不能輕易瀏覽文件內容。這個軟件加密的時候,將自動創建一個Thumbs.dn文件夾,將原文件變成以1,2,3...為文件名,以.mem的后綴的文件隱藏保存在Thumbs.dn文件夾內,另外創建117789687LIST.men保存文件名和位置等信息,117789687保存密碼,并與U盤加密工具關聯,一旦再次雙擊那個工具以后,彈出對話框要求密碼確認,如果密碼正確,就還原那些文件,否則就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