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頁
Linux系統中日志詳細介紹
瀏覽:4日期:2023-03-07 14:40:14
目錄
- 1、日志相關服務
- 2、系統中常見的日志文件
1、日志相關服務
在CentOS 6.x
中日志服務已經由rsyslogd
取代了原先的syslogd
服務。RedHat認為syslogd
已經不能滿足在工作中的需求,rsyslogd
服務支持的功能更加豐富。
rsyslogd
服務相比syslogd
服務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基于TCP網絡協議傳輸日志信息。
更安全的網絡傳輸方式。
有日志消息的及時分析框架。
后臺數據庫。配置文件中可以寫簡單的邏輯判斷。
與syslog
配置文件相兼容。
2、系統中常見的日志文件
在Linux系統中,系統日志一般都保存在/var/log/
目錄下。
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 ls /var/log/ anaconda.ifcfg.log btmp maillog secure anaconda.log ConsoleKit maillog-20200705 secure-20200705 anaconda.program.log cron mcelog spooler anaconda.storage.log cron-20200705 messages spooler-20200705 anaconda.syslog cups messages-20200705 sssd anaconda.xlog dmesg ntpstats tallylog anaconda.yum.log dmesg.old prelink wtmp audit dracut.log sa yum.log boot.log lastlogsamba
具體介紹一下這上面的主要日志文件:
/var/log/cron
記錄了系統定時任務相關的日志。
/var/log/cups/
記錄打印信息的日志。(前提你要有打印機或者打印服務器,一般不用)
/var/log/dmesg
記錄了系統在開機時內核自檢的信息。也可以使用dmesg
命令直接查看內核自檢信息。
/var/log/btmp
記錄錯誤登錄的日志。這個文件是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m
查看,而要使用lastb
命令查看。
/var/log/lastlog
記錄系統中所有用戶最后一次的登錄時間的日志。這個文件也是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m
,而要使用lastlog
命令查看。
/var/log/mailog
記錄郵件信息。
/var/log/message
記錄系統重要信息的日志。這個日志文件中會記錄Linux系統的絕大多數重要信息,如果系統出現問題時,首先要檢查的就應該是這個日志文件。
/var/log/secure
記錄驗證和授權方面的信息,只要涉及賬戶和密碼的程序都會記錄。比如說系統的登錄,ssh
的登錄,su
切換用戶,sudo
授權,甚至添加用戶和修改用戶密碼都會記錄在這個日志文件中。
/var/log/wtmp
永久記錄所有用戶的登錄、注銷信息,同時記錄系統的啟動、重啟、關機事件。同樣這個文件也是一個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m
,而需要使用last
命令來查看。
/var/run/utmp
記錄當前已經登錄的用戶的信息。這個文件會隨著用戶的登錄和注銷而不斷變化,只記錄當前登錄用戶的信息。同樣這個文件不能直接vim
,而要使用w
,who
,users
等命令來查詢。
說明:不能用vim
編輯器查看的日志文件示例。
# 有人在6月4日22:38使用root用戶,在本地終端1登錄錯誤 [root@localhost log]# lastb root tty1Tue Jun 4 22:38 - 22:38 (00:00)
為什么有些日志文件不能使用vim
編輯器查看?
是因為這些日志文件中的內容,記錄的是重要系統資源的日志,與系統安全有關,不能讓你修改,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只能通關相關命令來查看。
除了系統默認的日志之外,采用RPM方式安裝的系統服務也會默認把日志記錄在/var/log/
目錄中。
例如:
/var/log/httpd/
RPM包安裝的apache
服務的默認日志目錄。
/var/log/mail/
RPM包安裝的郵件服務的額外日志目錄。
/var/log/samba/
RPM包安裝的samba
服務的日志目錄。
/var/log/sssd/
守護進程安全服務目錄。
而源碼包安裝的服務日志是在源碼包指定目錄中。
不過這些日志不是由rsyslogd
服務來記錄和管理的,而是各個服務使用自己的日志管理文檔來記錄自身日志。
到此這篇關于Linux系統中日志詳細介紹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Linux日志內容請搜索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