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 生成器的使用詳解
聽著高大上的名字,感覺像是創(chuàng)造什么東西的一個功能,實際上,生成器是一個用于迭代的迭代器。它提供了一種更容易的方式來實現(xiàn)簡單的對象迭代,相比較定義類實現(xiàn)Iterator接口的方式,性能開銷和復雜性大大降低。
說了半天不如直接看看代碼更直觀。
function test1(){ for ($i = 0; $i < 3; $i++) {yield $i + 1; } yield 1000; yield 1001;}foreach (test1() as $t) { echo $t, PHP_EOL;}// 1// 2// 3// 1000// 1001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段代碼。首先,生成器必須在方法中并使用 yield 關鍵字;其次,每一個 yield 可以看作是一次 return ;最后,外部循環(huán)時,一次循環(huán)取一個 yield 的返回值。在這個例子,循環(huán)三次返回了1、2、3這三個數(shù)字。然后在循環(huán)外部又寫了兩行 yield 分別輸出了1000和1001。因此,外部的 foreach 一共循環(huán)輸出了五次。
很神奇吧,明明是一個方法,為什么能夠循環(huán)它而且還是很奇怪的一種返回循環(huán)體的格式。我們直接打印這個 test() 方法看看打印的是什么:
// 是一個生成器對象var_dump(test1());// Generator Object// (// )
當使用了 yield 進行內(nèi)容返回后,返回的是一個 Generator 對象。這個對象就叫作生成器對象,它不能直接被 new 實例化,只能通過生成器函數(shù)這種方式返回。這個類包含 current() 、 key() 等方法,而且最主要的這個類實現(xiàn)了 Iterator 接口,所以,它就是一個特殊的迭代器類。
Gen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 /* 方法 */ public current ( void ) : mixed public key ( void ) : mixed public next ( void ) : void public rewind ( void ) : void public send ( mixed $value ) : mixed public throw ( Exception $exception ) : void public valid ( void ) : bool public __wakeup ( void ) : void}生成器有什么用?
搞了半天不就是個迭代器嘛?搞這么麻煩干嘛,直接用迭代器或者在方法中直接返回一個數(shù)組不就好了嗎?沒錯,正常情況下真的沒有這么麻煩,但是如果是在數(shù)據(jù)量特別大的情況下,這個生成器就能發(fā)揮它的強大威力了。生成器最最強大的部分就在于,它不需要一個數(shù)組或者任何的數(shù)據(jù)結(jié)構來保存這一系列數(shù)據(jù)。每次迭代都是代碼執(zhí)行到 yield 時動態(tài)返回的。因此,生成器能夠極大的節(jié)約內(nèi)存。
// 內(nèi)存占用測試$start_time = microtime(true);function test2($clear = false){ $arr = []; if($clear){$arr = null;return; } for ($i = 0; $i < 1000000; $i++) {$arr[] = $i + 1; } return $arr;}$array = test2();foreach ($array as $val) {}$end_time = microtime(true);echo 'time: ', bcsub($end_time, $start_time, 4), PHP_EOL;echo 'memory (byte): ', memory_get_usage(true), PHP_EOL;// time: 0.0513// memory (byte): 35655680$start_time = microtime(true);function test3(){ for ($i = 0; $i < 1000000; $i++) {yield $i + 1; }}$array = test3();foreach ($array as $val) {}$end_time = microtime(true);echo 'time: ', bcsub($end_time, $start_time, 4), PHP_EOL;echo 'memory (byte): ', memory_get_usage(true), PHP_EOL;// time: 0.0517// memory (byte): 2097152
上述代碼只是簡單的進行 1000000 個循環(huán)后獲取結(jié)果,不過也可以直觀地看出。使用生成器的版本僅僅消耗了 2M 的內(nèi)存,而未使用生成器的版本則消耗了 35M 的內(nèi)存,直接已經(jīng)10多倍的差距了,而且越大的量差距超明顯。因此,有大神將生成器說成是PHP中最被低估了的一個特性。
生成器的應用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生成器的一些基本的應用方式。
返回空值以及中斷生成器當然也可以返回空值,直接 yield; 不帶任何值就可以返回一個空值了。而在方法中直接使用 return; 也可以用來中斷生成器的繼續(xù)執(zhí)行。下面的代碼我們在 i = 4; 的時候返回的是個空值,也就是不會輸出 5 (因為我們返回的是i=4;的時候返回的是個空值,也就是不會輸出5(因為我們返回的是i + 1 )。然后在 $i == 7 的時候使用 return; 中斷生成器的繼續(xù)執(zhí)行,也就是循環(huán)最多只會輸出到 7 就結(jié)束了。
// 返回空值以及中斷function test4(){ for ($i = 0; $i < 10; $i++) {if ($i == 4) { yield; // 返回null值}if ($i == 7) { return; // 中斷生成器執(zhí)行}yield $i + 1; }}foreach (test4() as $t) { echo $t, PHP_EOL;}// 1// 2// 3// 4// 5// 6// 7返回鍵值對形式
不要驚訝,生成器真的是可以返回鍵值對形式的可遍歷對象供 foreach 使用的,而且語法非常好記: yield key => value; 是不是和數(shù)組項的定義形式一模一樣,非常直觀好理解。
function test5(){ for ($i = 0; $i < 10; $i++) {yield ’key.’ . $i => $i + 1; }}foreach (test5() as $k=>$t) { echo $k . ’:’ . $t, PHP_EOL;}// key.0:1// key.1:2// key.2:3// key.3:4// key.4:5// key.5:6// key.6:7// key.7:8// key.8:9// key.9:10外部傳遞數(shù)據(jù)
我們可以通過 Generator::send 方法來向生成器中傳入一個值。傳入的這個值將會被當做生成器當前 yield 的返回值。然后我們根據(jù)這個值可以做一些判斷,比如根據(jù)外部條件中斷生成器的執(zhí)行。
function test6(){ for ($i = 0; $i < 10; $i++) {// 正常獲取循環(huán)值,當外部send過來值后,yield獲取到的就是外部傳來的值了$data = (yield $i + 1);if($data == ’stop’){ return;} }}$t6 = test6();foreach($t6 as $t){ if($t == 3){$t6->send(’stop’); } echo $t, PHP_EOL;}// 1// 2// 3
上述代碼理解起來可能比較繞,但是注意記住注釋的那行話就行了(正常獲取循環(huán)值,當外部send過來值后,yield獲取到的就是外部傳來的值了)。另外,變量獲取 yield 的值,必須要用括號括起來。
yield from 語法yield from 語法其實就是指的從另一個可迭代對象中一個一個的獲取數(shù)據(jù)并形成生成器返回。直接看代碼
function test7(){ yield from [1, 2, 3, 4]; yield from new ArrayIterator([5, 6]); yield from test1();}foreach (test7() as $t) { echo ’test7:’, $t, PHP_EOL;}// test7:1// test7:2// test7:3// test7:4// test7:5// test7:6// test7:1// test7:2// test7:3// test7:1000
在 test7() 方法中,我們使用 yield from 分別從普通數(shù)組、迭代器對象、另一個生成器中獲取數(shù)據(jù)并做為當前生成器的內(nèi)容進行返回。
小驚喜生成器可以用count獲取數(shù)量嗎?抱歉,生成器是不能用count來獲取它的數(shù)量的。
$c = count(test1()); // Warning: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echo $c, PHP_EOL;
使用 count 來獲取生成器的數(shù)量將直接報 Warning 警告。直接輸出將會一直顯示是 1 ,因為 count 的特性(強制轉(zhuǎn)換成數(shù)組都會顯示 1 )。
使用生產(chǎn)器來獲取斐波那契數(shù)列// 利用生成器生成斐波那契數(shù)列function fibonacci($item){ $a = 0; $b = 1; for ($i = 0; $i < $item; $i++) {yield $a;$a = $b - $a;$b = $a + $b; }}$fibo = fibonacci(10);foreach ($fibo as $value) { echo '$valuen';}
這段代碼就不多解釋了,非常直觀的一段代碼了。
總結(jié)生成器絕對是PHP中的一個隱藏的寶藏,不僅是對于內(nèi)存節(jié)約來說,而且語法其實也非常的簡潔明了。我們不需要在方法內(nèi)部再多定義一個數(shù)組去存儲返回值,直接 yield 一項一項的返回就可以了。在實際的項目中完全值得嘗試一把,但是嘗試完了別忘了和小伙伴們分享,大部分人可能真的沒有接觸過這個特性哦!!
測試代碼: github.com/zhangyue050…
以上就是PHP 生成器的使用詳解的詳細內(nèi)容,更多關于PHP 生成器的資料請關注好吧啦網(wǎng)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1. ASP動態(tài)網(wǎng)頁制作技術經(jīng)驗分享2. jsp文件下載功能實現(xiàn)代碼3. asp.net core項目授權流程詳解4. 在JSP中使用formatNumber控制要顯示的小數(shù)位數(shù)方法5. CSS3實現(xiàn)動態(tài)翻牌效果 仿百度貼吧3D翻牌一次動畫特效6. XMLHTTP資料7. ASP常用日期格式化函數(shù) FormatDate()8. html中的form不提交(排除)某些input 原創(chuàng)9. CSS3中Transition屬性詳解以及示例分享10. ASP基礎入門第八篇(ASP內(nèi)建對象Application和Session)
